以NX后处理编辑器设置为例,说明假五轴的坐标变换:假五轴是依靠后处理技术,将机床第四轴和第五轴中心位置关系表明,来补偿旋转轴对直线轴坐标的位移。其生成的CNC程序X、Y、Z不光是编程趋近点,更是包含了X、Y、Z轴上必要的补偿。这样处理的结果不只会导致加工精度不足,效率低下,所生成的程序不具有通用性,所需人力成本也很高。同时由于每台机床的回转参数不同,都要有对应的后处理文件,对于生产也会造成极大的不便。再者假五轴其生成程序无法改动,实现手工五轴编程基本没有可能。同时因为没有RTCP功能,其衍生的众多五轴高级功能都无法使用,比如五轴刀补功能等。其实对于五轴机床来说,它只是我们为了实现加工结果的工具,并无真假之分。重要的是我们的工艺决定了选用什么方式加工,相对而言,真五轴机床性价比更高。控制系统是四轴机床的主要部分,主要用于对进给、主轴和C轴三个系统的控制。高效率五轴机床厂商
不具备RTCP的五轴机床和数控系统必须依靠CAM编程和后处理,事先规划好刀路,同样一个零件,机床换了,或者刀具换了,就必须重新进行CAM编程和后处理,因而只能被称作假五轴,国内很多五轴数控机床和系统都属于这类假五轴。当然了,人家硬撑着把自己称作是五轴联动也无可厚非,但此(假)五轴并非彼(真)五轴!小编因此也咨询了行业的专业人员,简而言之,真五轴即五轴五联动,假五轴有可能是五轴三联动,另外两轴只起到定位功能!这是通俗的说法,并不是规范的说法,一般说来,五轴机床分两种:一种是五轴联动,即五个轴都可以同时联动,另外一种是五轴定位加工,实际上是五轴三联动:即两个旋转轴旋转定位,只有3个轴可以同时联动加工,这种俗称3+2模式的五轴机床,也可以理解为假五轴。江苏三菱系统五轴数控机床五轴已经是可以全方面加工了,可以一次装夹做雕像。
那么机床如何对这段偏移进行补偿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偏移是怎么产生的。根据前文,我们都知道是由于旋转坐标的变化导致了直线轴坐标的偏移。那么分析旋转轴的旋转中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双转台结构机床,C轴也就是第5轴的控制点通常在机床工作台面的回转中心。而第4轴通常选择第四轴轴线的中点作为控制点。数控系统为了实现五轴控制,需要知道第5轴控制点与第四轴控制点之间的关系。即初始状态(机床A、C轴0位置),第四轴控制点为原点的第四轴旋转坐标系下,第五轴控制点的位置向量[U,V,W]。同时还需要知道A、C轴轴线之间的距离。对于双转台机床,举例如下图所示。
从Fidia的RTCP的字面含义看,假设以手动方式定点执行RTCP功能,刀具中心点和刀具与工件表面的实际接触点将维持不变,此时刀具中心点落在刀具与工件表面实际接触点处的法线上,而刀柄将围绕刀具中心点旋转,对于球头刀而言,刀具中心点就是数控代码的目标轨迹点。为了达到让刀柄在执行RTCP功能时能够单纯地围绕目标轨迹点(即刀具中心点)旋转的目的,就必须实时补偿由于刀柄转动所造成的刀具中心点各直线坐标的偏移,这样才能够在保持刀具中心点以及刀具和工件表面实际接触点不变的情况,改变刀柄与刀具和工件表面实际接触点处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起到发挥球头刀的较佳切削效率,并有效避让干涉等作用。因而RTCP似乎更多的是站在刀具中心点(即数控代码的目标轨迹点)上,处理旋转坐标的变化。通过对第四轴的控制和利用,能够实现更复杂的加工功能和完成更高精度的工作。
?近年来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在各领域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每当人们碰见异形复杂零件高效、高质量加工难题时,五轴联动技术无疑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厂家倾向于寻找五轴设备来满足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但是,你真的足够了解五轴加工吗?五轴机床的机械结构形式,想要真正的了解五轴加工,首先我们要读懂什么是五轴机床。五轴机床(5 Axis Machining),顾名思义,是指在X、Y、Z,三根常见的直线轴上加上两根旋转轴。A、B、C三轴中的两个旋转轴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以满足各类产品的技术需求。五轴转台的主要特点是,控制轴数多:可以同时控制五个轴,加工范围和复杂度更高。江苏三菱系统五轴数控机床
四轴机床的第四轴在机械加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效率五轴机床厂商
4轴CNC加工的优点,4轴CNC加工具有一系列优势,可以提高效率并为各种制造行业提供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显着的优势:增强的功能:附加的A轴可以创建更复杂的零件,而这用三轴很难实现。这为设计和制造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提高效率:通过允许从不同角度连续加工而无需手动调整工件,4轴CNC加工可以显着减少生产时间。更高的精度:增加的轴可以更好地控制加工过程,从而提高精度和准确度。多功能性:从小型电子零件到大型航空航天部件,4轴CNC机床可以处理各种材料和零件尺寸,使其成为任何制造设置中的多功能工具。高效率五轴机床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