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的作用是自动分析心律失常,并给予恰当的电击来重启患者心脏。它是一种用于心搏骤停患者的设备,可以自动判断、分析患者身体情况,识别是否为可除颤心律。一旦判断为可除颤心律,AED会提供高能量电流,对人体的特定区域放电,帮助因室颤、无脉性室速导致骤停的心脏恢复正常的心律。AED是一种智能、便携的医疗器械,普通公众也可以掌握操作。在突发情况下,使用AED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生还率。AED自带电极,通过贴在胸部和肋骨两边的特定位置上,自动监测患者心电图,一旦发现心律失常,会产生声音提醒操作者进行电击医治。同时其还会通过语音提示、操作指南来指导救护者进行急救操作。在使用AED时,需要注意避免触电和电击的风险,因此操作时需要戴手套和鞋套等防护措施。文山销售心源性猝死常见问题
开始电除颤能量的选择一般以除颤仪的类型及年龄来定。 电除颤过程中能量的选择非常关键,能量选择太小,无法达到除颤效果,异位心律无法终止,过度的能量选择会损害心肌,能量选择取决于除颤器的类型和患者的年龄。成人单相波除颤器的能量一般为300焦耳,如果除颤失败,第二次和后续能量为360焦耳。双相除颤器成人能量选择150-200焦耳,第二次选择的能量不得低于开始除颤选择的能量。儿童除颤时应考虑患者的体重,开始通常选择每公斤体重2焦耳,如果除颤失败,可选择每公斤体重4焦耳。 在使用电除颤仪前,通常要先对病人做心肺复苏。玉溪本地心源性猝死维修价格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心脏骤停并给予电击的急救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和家庭。
AED便携、易于操作,稍加培训既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讲,AED又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它别于传统除颤器可以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 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几小时的培训便能操作。美国心脏病协会(AHA)认为,学用AED比学心肺复苏(CPR)更为简单。 虽然AED的使用十分便捷,但是目前国内配置的AED尚不允许未受训练的非专业人员使用。
心室颤动 1774年,心脏电复律技术产生 1775年,Abelard实验研究发现鸟可以电击而死亡,再电击又可飞走 1889年,provost证实狗室颤能被电击而复跳 1947年德国鲍克于开胸手术中应用胸内复律而使病人恢复心跳。为此,世界上首台除颤器诞生 1956年到60年代德国医生卓尔(ZOLL)证明电击还可以用于室颤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 80年代以后被认为电除颤是终止室颤的有效的方法 室颤发生后,部分心室肌已经复极,另一部分心室肌仍处于不应期,心室肌所处的激动位相是不平衡、不协调的,因此,任何时候(时间)高压强电流通过心脏,都足以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除极。异位心律暂时消失,并且中断其折返,有利于自律性高的窦房结恢复其主导心律地位。在一些大型活动和赛事中,AED的使用已经成为必备的安全措施。
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救治速度密切相关,每 1分钟的延误,都会让患者生存几率下降 7%-10%。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在尽快时间内进行急救,对患者施行心肺复苏和除颤。虽然除颤是目前救治心脏骤停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某些患者可能存在心脏骤停的诱因或存在其他并发症,除颤无法保证一定救活患者。但通过及时的进行心肺复苏使用AED是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生还率,挽救更多的生命。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并提供电击除颤的能量。AED的使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心脏骤停的患者管理。德宏销售心源性猝死怎么用
AED的电击能量对于不同的患者和情况也是不同的。文山销售心源性猝死常见问题
中国首例马拉松“猝死”AED施救成功: 2015年3月15日,无锡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半马20.3公里的地方,一位选手突然倒地不起,急救队员到达现场后,确认人员无反应无呼吸,随即立即展开施救,在经历了CPR,AED除颤等紧急施救手段后,选手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化险为夷。 本次马拉松赛事是和国内专业的现场急救系统战略合作,按照接近东京马拉松的水准,为马拉松赛事提供现场急救保障系统,配备AED共计46台,平均每250-500米,就有一个急救队员,每500-1000米就有一台AED,确保参赛人员的人身安全。文山销售心源性猝死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