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移动患者时,可以使 AED 与患者保持连接吗? 在使用担架或救护车运送患者时,可以使 AED 与患者保持连接。但移动患者时切勿按分析按钮,因为移动会干扰心律分析,伪迹会模拟室颤,施救者必须确保担架或救护车完全停止后才能重新分析心律。 如果患者胸毛很多,使用 AED 时应采取哪些额外措施? 如果患者胸部有毛发,AED 电极片可能无法正确黏贴到胸部皮肤。如果发生这种情况,AED 将不能分析患者的心律。这时应该这样做: 1. 如果电极片贴在毛发而不是皮肤上,用力向下按压每个电极片。 2. 如果 AED 提示你「检查电极片」或「检查电极」,应迅速扯下电极片, 这时会除去大量毛发。 3. 如果放置电极片的地方仍有许多毛发,请使用 AED 携带箱中的剃刀剃掉该部位的毛发。 4. 再放置一组新的电极片。遵循 AED 的语音提示,进行继续操作。 在使用AED时,需要注意避免触电和电击的风险,因此操作时需要戴手套和鞋套等防护措施。临沧本地心源性猝死常见问题
AED 即自动体外除颤器,它是电脑化装置,可以识别需要电击的心脏节律并施以点击。它易于操作,允许非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安全地尝试除颤。 目前在许多城市的火车站、飞机场、地铁站等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并且醒目地附有简单明了的操作步骤,只要略微受过点培训的人员,都可以正确操作应用。 为什么 AED 在急救中越来越重要? 因为患者从倒下到除颤的时间间隔,是室颤或无脉性心动过速所伴发的心脏骤停后患者存活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所以越早开始除颤,患者越容易存活。当存在室颤时,心肌纤维颤动,无法同步收缩泵出血液。除颤仪给予电击,能够使心肌纤维停止颤动并「复位」,这样它们可以在同一时间点开始收缩。一旦发生规则心律,提示心肌开始有效收缩并开始形成脉搏(称为恢复自主循环或 ROSC)。 德宏销售心源性猝死在哪里AED的使用可以帮助医生在心脏骤停发生后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状况。
单相波需要选择的能量较大,除颤电流峰值较高,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较明显的损伤;另外,对经过人体阻抗的变化没有自动调节功能,特别是对高阻抗者除颤效果不佳。 与单向波相比,双向波的电流峰值较低,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较轻;双向波还能能根据人体经胸阻抗的变化,通过某种方式给予补偿,尤其使高经阻抗者的除颤成功率得到保证。 总的来说单向波是一个电流流到另一个电流的方式,是一种单向的行为,并不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而双向波则是会改变一次方向,并不是一直按照一个方向来进行流动,在单向波结束心脏干扰杂波后会再给出一个方向的引导性电波,该引导性电波接近心脏正常电信号,能更有效激发起心脏的正常工作。因此双向波的除颤成功率相对比较高,这也是目前市面上普遍采用双向波AED的原因之一。
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救治速度密切相关,每 1分钟的延误,都会让患者生存几率下降 7%-10%。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在尽快时间内进行急救,对患者施行心肺复苏和除颤。虽然除颤是目前救治心脏骤停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某些患者可能存在心脏骤停的诱因或存在其他并发症,除颤无法保证一定救活患者。但通过及时的进行心肺复苏使用AED是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生还率,挽救更多的生命。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并提供电击除颤的能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有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或其他医疗设备时。
1.按除颤时电流的不同分为: 交流电除颤 直流电除颤 (常用 ) 2.根据除颤器按波形不同可分为: 单相波:电流只是单方向流过心脏。 双相波:电流首先从一个方向通过心脏,然后再逆向通过心脏 。 室颤、室扑是主要的适应症,还有就是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1.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成人单相波360J,双相波120~200J,儿童1~8岁每公斤体重2J,第二次续后每公斤4J 2.具体操作 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位置。选择除颤能量,确认非同步方式。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门使用的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AED的使用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救援效率。丽江心源性猝死推广公司
AED的使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临沧本地心源性猝死常见问题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够自动分辨心搏骤停是否由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引起。若需除颤,可提供高能量电流,点击除颤完成抢救。 “救命神器”AED是什么? 自动体外除颤仪,俗称AED,能够自动分辨心搏骤停是否由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引起。如需除颤,它可以提供高能量电流,进行电击除颤而完成抢救,帮助发生恶性心律的病人恢复心律,是抢救呼吸、心搏骤停病人的“利器”,被称为“救命神器”!是一种非专业人员也能使用的医疗设备。 黄金四分钟 挽救生命 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病人在55万人左右,绝大多数是心源性心搏骤停病人,平均每分钟有4人,而且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如果1分钟之内通过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每延迟一分钟救活的希望降低7%—10%。 在心搏骤停时,只有在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临沧本地心源性猝死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