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B-IFUSB4ETT软件下图是USB-IF新推出的USB4ETT(USB4.0ElectricalTestTool)工具的实际界面,它可以通过USB4ElectricalTestT;手动控制)或者USB4ElectricalTestToolCLI.exe(commandlineinterface;自动化编程控制)两种方式,使被测设备产生必须的测试码型。b)TransmitterPresetCalibrationUSB4.0信号为了补偿有损链路带来的损耗,定义了16种发送端均衡(Preset0~Preset15),测试规范规定在做发送端测试前,需要对每一个接口的每一对高速信号支持的每一种速率分别做Preset的校准,选择能够提供值小DDJ值的Preset值,把它设定到被测体的固件里,作为后续验证的基础。USB4.0电气测试主要包括以高性能示波器为基础的发送端测试、以误码仪为基础的接收端测试。机械USB物理层测试产品介绍
(1)速度快:接口的传输速度高达480 Mbit/s,完全能满足高速数据交换的要求; (2)连接简单快捷:所有的 USB设备利用通用的连接器,无需打开主机机箱就可简单方便地连人计算机,实现热拔插; (3)无需外接电源:USB电源向低压设备提供 5V电源; (4)有不同的带宽和连接距离:USB 2.0提供全速与高速 2种传输数率规格,使用户有足够的带宽供新的外设使用; (5)良好的兼容性:系统检测到 1.1版本的接口类型时,会自动按照 12 Mbit/s的速度传输 ,而其他采用2.0版本的外设还是能以2.0所规定的速率传输。机械USB物理层测试产品介绍USB物理层测试是否需要特定的测试环境?
第二项测试是发射机均衡测试,这项测试也与USB4预置值有关。这项测试的目标,是确保发射机均衡落在规范的极限范围内。新USB4方法要求每个预置值3个波形,而PCIeGen3/4则要求一个波形。现在一共需要48个波形,因此耗时很长!USB4中接收机测试和校准变化现在我们讨论一下USB4中接收机测试和校准有哪些变化。首先,USB4必需对全部5个SJ频率执行接收机校准。这较USB3.2接收机校准变化很大,在USB3.2中我们只在100MHzSJ频率执行校准,然后使用相同的压力眼图校准进行接收机测试。USB4还有两种测试情况,我们需要进行自动调谐或精调,来满足压力眼图或总抖动目标。情况1是低插损(短通道),情况2是比较大插损(长通道),这也要耗费很长时间。下一步是USB4接收机测试,或者我们怎样运行传统抖动容差测试。抖动容差测试的目标之一,是扫描SJ或幅度,找到边界,或者找到哪里开始出现误码。为了执行这项测试,我们需要先使用边带通道初始化链路,然后开始BER测试。然后我们要一直监测误码,因为USB4现在采用机载误码计数器,而不是BERT上的传统误码检测器。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
c)EqualizationCalibration针对无源电缆的应用场景,USB的发送端测试点在TP3。示波器在进行信号质量分析前,需要模拟真实device,引入一个参考均衡算法,减轻有损电缆对信号质量的恶化。USB4.0定义了这种参考均衡算法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连续时间线性均衡(CTLE:Continuous-Time-Linear-Equalizer)和判决反馈均衡(DFE:Decision-Feedback-Equalizer)组成。在做TP3测试前,需要sweep这些组合,找到能提供眼图面积(如果面积相等,参考眼高)的算法,以此为基础,得到TP3相关的测试结果。d)USB4.0抖动分离为了更好表征高达20Gbps的USB4.0信号质量,不同于USB3.2测试Tj,Rj和Dj三个抖动指标,USB4.0定义了严格的TJ,UDJ,DDJ,LPUDJ,DCD等抖动指标,并且对每个指标如何做抖动分离、如何测量做了详细的规定。USB物理层测试是否需要考虑对USB Type-C接口的测试?
电源和充电功能测试:测试设备的电源供应能力,包括输出电压和电流。对于具有充电功能的设备,测试其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确保充电性能正常。兼容性测试:连接USB2.0设备到不同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上,测试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进行功能测试、数据传输测试和设备驱动程序的兼容性测试。功耗测试:使用专业的功耗计或功耗测试仪器,测量设备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功耗。分析设备的功耗数据,评估设备的能效和节能水平。USB2.0测试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测试要求和设备类型进行调整和扩展。通过使用专业的USB2.0测试仪器和软件,可以执行各种测试,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规范,并提供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电源供应能力。如何测试USB接口的抗干扰性能?DDR测试USB物理层测试市场价
USB物理层测试是否包括数据完整性验证?机械USB物理层测试产品介绍
USB4.0技术简介USB全称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早在1994年被众多电脑厂商采纳用以解决当时接口不统一的问题。在随后二十多年时间里,USB技术不断发展,标准经历了USB1.0/1.1、USB2.0、USB3.0、USB3.1到USB3.2,直到现在的USB4.0。USB4.0直接采用的是Intel和Apple从2015年在笔记本电脑上推出的、基于Type-C接口的“雷电”Thunderbolt3协议标准,数据传输速率支持10Gbps/lane和20Gbps/lane两种速率,选择性地支持TBT3-compatible10.3125Gbps/lane和20.625Gbps/lane两种速率;同时,通过交替模式(ALTmode)支持DisplayPort,PCIE等信号标准。为了避免混淆,Intel将未来准备在笔记本电脑上部署的Thunderbolt接口,统一命名为Thunderbolt4.0。机械USB物理层测试产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