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应启用安全审计功能,审计覆盖到每个用户,对重要的用户行为和重要的安全事件进行审计。这样做是非常明智的。启用安全审计功能并做到方方面面的覆盖,可以建立起一道严密的监督防线。确保覆盖到每个用户,能实现对所有人员行为的有效监控,避免出现监管盲区。对重要用户行为的审计,可以及时察觉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或异常行为,保障关键业务流程的安全。而对重要安全事件的审计则能迅速响应潜在威胁,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风险和损失。这有助于单位维持良好的安全态势,保护资产安全,促进合规运营,同时也能在出现问题时快速定位和解决,增强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日志审计利用范式化,形成格式统一、清晰易懂解析日志。广州网络日志审计
假设某公司的网络系统中有多台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首先,日志审计系统的采集器开始从各个服务(如数据库服务器等)、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等)以及应用系统(如OA系统等)收集原始日志。这些原始日志可能包含服务器的系统日志、访问日志、错误日志,网络设备的流量日志、连接日志等。采集器将这些日志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日志审计系统中。然后对原始日志进行解析,将其转换为统一的标准化格式。接下来进入关联事件管理环节。比如发现某一段时间内Web服务器的访问日志中出现大量异常请求,同时防火墙的日志显示有可疑的连接尝试,系统会将这些关联事件进行识别和关联。同时,系统会实时监控这些事件的命中情况,记录策略、事件类型、近期命中时间以及命中总次数等信息。安全人员可以随时查看这些信息。如果发现某个事件的命中情况异常频繁或具有较高风险,就可以及时采取进一步的调查和应对措施,比如加强安全防护、排查潜在漏洞等。例如,通过分析发现近期命中时间很集中的一系列事件与某个外部IP地址有关,且命中总次数非常高,经过调查确定是恶意攻击行为,于是采取措施阻断该IP地址的连接,保障了公司网络系统的安全。 浙江日志审计有哪些方面服务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日志审计协助用户进行安全分析及合规审计,及时、有效的发现异常安全事件及审计违规。它就像是一个敏锐的“侦察兵”,通过对大量日志的细致分析,能敏锐地察觉到那些可能隐藏的安全威胁和违规行为。无论是异常的访问模式、可疑的数据操作,还是不符合规定的流程执行,都能被及时发现。这种及时和有效的发现,让用户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阻止安全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同时,也确保了企业在合规的轨道上平稳运行,避免因违规而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处罚。日志审计确实为用户的安全和合规保驾护航呢。
日志审计可以满足第三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8.1.4.3安全审计和8.1.5安全管理中心也对审计记录的保护、留存时间和集中管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通过日志审计,能够对重要用户以及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定期备份,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并应对分散在各个设备上的审计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集中分析,保证审计记录的留存时间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安全事件后,日志审计提供证据支持。在法律纠纷或内部调查时,日志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
日志审计系统在合规性方面有以下一些具体要求:
1.日志留存时间要求:不同的法规可能规定了特定的日志留存时长,如某些要求留存数月甚至数年。
2.日志内容完整性:要确保所记录的日志包含足够详细和关键的信息,如用户操作、访问时间、来源、目的等,以满足合规审查。
3.数据保护:日志数据应受到妥善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删除,符合数据安全相关法规。
4.审计流程规范:要有明确的审计流程和机制,包括审计频率、审计人员权限等符合相关规定。
5.与监管机构配合:可能需要按要求向监管机构提供必要的日志信息和审计报告。
6.隐私保护:如果涉及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需符合隐私法规对数据处理的要求。
7.行业特定要求:某些行业有专门针对日志审计的具体规定,如金融、医疗等行业,系统需满足这些特定要求。
8.证明合规性: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日志审计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符合合规要求。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公安部82号令)第八条要求对安全审计有明确规定。广州网络日志审计
日志审计作用一是了解系统的日常运行状态;二是检查系统运行错误的原因;三是追溯系统被攻击时的痕迹。广州网络日志审计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对安全审计有以下一些主要规定:在安全审计方面,要求对网络系统中的重要安全相关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用户行为、系统运行状态等。应确保审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能够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防止其被篡改或未授权访问。同时,根据不同的等级保护级别,对审计的范围、频率、存储等方面有相应的具体要求,以满足对安全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和追溯的需要。《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公安部82号令)第八条要求具备“记录、跟踪网络运行状态,监测、记录用户各种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等安全审计功能”。
《网络安全法》第三章网络运行安全中第三节一般规定的第三条要求“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广州网络日志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