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泰,采用先进的飞秒激光的高速螺旋钻削自主技术,进行半导体产业所需的各种形状的微孔加工,MIN可做到5微米的微孔,公差可做到±2微米,孔距可做到0.3微米。还可以进行MAX10度角的倒锥孔和各种几何形状的微孔,飞秒激光利用相对较短的激光脉冲,热损伤很小,加工对象没有物性变形层,表面平整,实现超精密微孔加工。MLCC层压的真空板相同区域内可加工不规则位置的孔;可以混合加工不规则尺寸,孔间距可达0.3μm;可加工多达800,000个孔,用于MLCC印刷吸膜板,MLCC叠层吸膜板,吸附板。激光超精密打孔是将光斑直径缩小到微米级,从而获得高的激光功率密度,几乎可以在任何材料实行激光打孔。半导体超精密研磨
微泰,精湛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可达到微米级加工,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殊性加工超平整零件,平整度公差小于3um零件精密加工的关键在于确保高水平的精度和质量,并确保与既定尺寸的偏差小实现。精密加工的半导体晶圆真空卡盘的平面度公差不超过3μm,并通过三维接触测量仪进行全数检查和系统质量的管材,为全球客户提供精密加工。铝(AL5052、AL6061、AL7075)、不锈钢(SUS304、SUS316、SUS630)。铜、钨、钛和蒙奈尔合金(MONEL)。处理聚醚醚酮(PEEK)、聚甲醛(POM)和聚酰亚胺(PI)等材料,需要精密加工。使用高难度材料,如无氧高导铜(OFHC)制造半导体精密零件。半导体超精密研磨超精密激光切割集切割、雕刻、镂空等工艺于一身,可以满足各类材料的切割打孔,以及其他工艺需求。
精密磨削技术-电解在线砂轮修整技术(ELID)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生产,精密磨削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在半导体/LCD、MLCC和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中,精密元件的使用率很高。常见的磨削技术的问题是,必须根据磨削后的弓形磨损量继续修整,这给保持同等质量带来了困难,因为表面状况会发生细微变化。简而言之,ELID磨削技术是一种在不断修整的同时进行抛光的技术。微泰采用了高精度的磨削技术,这些技术都以ELID技术和专有技术为基础,在这种技术中,我们生产的产品具有高精度、平坦度和高质量,这是很难生产的。真空板ELID磨削技术ELID磨削技术(真空板)。利用电解在线砂轮修整技术(ELID),提高真空吸附板、刀片的表面粗糙度,减少研磨时的毛刺,减少手动调节提高作业自动化。400mm见方的真空板平面度可达5um。
微泰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新技术,用于在PCD工具中形成用于加工非铁材料的断屑器。利用先进技术,PCD刀具的切削刃可以形成所需形状的断屑器。这项技术可用于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广泛应用,并通过在加工过程中随意调整外壳尺寸,显著提高刀具的寿命和表面光泽度。通过改变PCD的倾角以及成形的断屑器切断切屑,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断口材料的变形,从而降低切削负荷,并很大限度地减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这项技术使客户能够生产出他们想要的高精度产品,并提高生产率、提高质量和降低加工成本。再一次防止材料变形,降低成本,改善表面粗糙度,延长刀具寿命,提高机器利用率。带断屑器的PCD嵌件,激光加工PCD/PCBN顶部切屑断屑器形状的方法和用于切削加工刀柄的刀片·切屑破碎器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粗糙度,防止在使用成型工具时刮伤产品表面。断屑器不同,形状的切屑断屑器是PCD/PCBN硬质合金刀片特色。改变基材成分的超精密加工包括激光熔覆、激光电镀、激光合金化和激光气相沉积等应用。
先进的螺旋钻孔系统是用于加工各种机械零件的高精度微孔的设备,是基于飞秒激光的高速扫描仪系统。在利用现有的纳秒激光加工微孔时,由于长激光脉冲产生的热量积累,会在孔周围生成颗粒。出现了表面物性值变形等各种问题。飞秒激光利用相对较短的激光脉冲,热损伤很小,加工对象没有物性变形层,表面平整,实现超精密微孔加工。本系统的利用先进的螺旋钻孔技术,采用高速螺旋钻削技术。应用扫描仪,您可以在任何位置自由调整聚焦点,还可以调节激光束的入射角,从而实现锥度、直锥度可以进行倒锥度等,所需的微孔和几何加工。本系统通过调整入射角和焦距,可以进行产业所需的各种形状的加工,可以进行30um到200um的精密孔加工。此外,还可以进行MAX10度角的倒锥孔和三维加工。微孔检测系统,激光加工完成后,将载入相应的坐标信息。通过视觉扫描,确认每个微孔的大小和位置信息,并将其识别合格还是不合格。收集完成后,按下返工按钮即可进行再加工。本技术适用于,需要超精密加工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零件、医疗领域设备及器材配件,各种传感器相关配件,适用于光学相关设备和零件的精密加工领域。超精密激光加工系统领域全球企业,上海安宇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由于材料范围广且精度高,超精度加工技术普遍会应用在航太业、医疗器材、太阳能板零件等。PCD超精密分度盘
激光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全球有多家厂商参与竞争并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主要厂商集中在亚洲、德国等。半导体超精密研磨
美国是早期研制开发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国家。早在1962年,美国就开发出以单点金刚石车刀镜面切削铝合金和无氧铜的超精密半球车床,其主轴回转精度为 0.125μm,加工直径为?100mm的半球,尺寸精度为±0.6μm,粗糙度为Ra0.025μm。1984年又研制成功大型光学金刚石车床,可加工重1350kg,?1625mm的大型零件,工件的圆度和平面度达0.025μm,表面粗糙度为Ra0.042μm。在该机床上采用多项新技术,如多光路激光测量反馈控制,用静电电容测微仪测量工件变形,32位机的CNC系统,用摩擦式驱动进给和热交换器控制温度等。美国利用自己已有的成熟单元技术,只用两周的时间便组装成了一台小型的超精密加工车床(BODTM型),用刀尖半径为5~10nm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实现切削厚度为1nm (纳米)的加工。尽管如此,美国还是继续把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加工技术作为国家的关键技术之一,这足以说明美国对这一技术的重视。半导体超精密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