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甲醛(英文:polyformaldehyde,缩写为POM),热塑性结晶聚合物,被誉为“超钢”或者“赛钢”,又称聚氧亚甲基。它是继聚酰胺之后又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如强度、模量、耐磨性、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蠕变性,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溶剂性和可加工性,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均聚甲醛密度、结晶度、熔点都高,但是热稳定性差,加工温度范围窄(约10℃),对酸碱稳定性略低;共聚甲醛密度、结晶度、熔点、强度都较低,但是热稳定性好,不容易分解,加工温度范围宽(50℃),对酸碱的稳定性较好。聚甲醛 POM缓慢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溶解较快。江西沙特SABIC POM树脂
我国聚甲醛的研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与杜邦、赛拉尼斯同步,甚至早于日本旭化成。但由于聚甲醛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材料类化工产品,中国巨大的市场引起了国外大的关注,其它国一直想以其产品占据中国市场,不愿转让技术,使中国聚甲醛的技术水平提高缓慢,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其二就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企业不能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制约了聚甲醛生产的发展。到20世纪末,我国聚甲醛生产规模仍留在kt级,且工艺技术水平低、原材料及动力消耗高,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及吸收国外先进企业投资,一批聚甲醛装置快速建立起来,我国聚甲醛生产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目前累计聚甲醛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以上。江苏德国巴斯夫 POM塑料原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耐蠕变性和耐疲劳性优异,耐反复冲击,去载回复性优。
POM在行业内有一个美称叫“赛钢”或“超钢”,要说到POM的历史呢,要追溯到上上个世纪,前苏联的化学家发现了POM的前身——甲醛二聚体。上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奥尔巴赫和巴塞尔在实验室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聚甲醛。之后的二三十年,是由德国化学家,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尔曼·施陶丁格(德语:HermannStaudinger)发现的POM。他在1920年代研究高分子时发现了POM的结构与聚合过程,对POM进行了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由于热稳定性的问题,POM当时并未实现商业化
想要制造均聚甲醛,首先要制造无水甲醛。主要方法是首先通过水合甲醛(甲二醇,HCH(OH)2)与乙醇的反应生成甲醛缩(二乙氧基甲烷,CH2(OC2H5)2),再将甲缩醛与水的混合物通过萃取或真空蒸馏的方法脱水,然后通过加热甲缩醛的方式释放其中的甲醛。此时甲醛在阴离子催化下开始聚合,然后通过乙酸酐进行封端处理,从而得到稳定的均聚甲醛。要制造共聚甲醛,首先要把甲醛转化为三氧杂环已烷(特别是1,3,5-三氧杂环己烷,又称三聚甲醛)聚甲醛为白色粉末,一般不透明。
聚甲醛主链上均由—C—O—组成,理应是“柔性的”,链段内旋应该是容易的,但由于化学结构即规整又对称,分子间作用力大,易结晶,使得分子运动和链的内旋变得困难,因而POM是一种没有侧链、堆砌紧密的、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性聚合物。赫尔曼·施陶丁格,1920年研究高分子时发现了POM的结构与聚合过程;在1952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家合成了另一种POM,并且在1956年为其均聚物申请了专利;美国Celanese公司于1960年试制成共聚聚甲醛POM;此后,日本、西欧等国也相继投产。POM的耐溶剂性良好,可耐烃类、醇类、醛类、醚类、汽油、润滑油及弱碱等。上海日本宝理POM增强级
聚甲醛 POM20℃时水中溶解度0.24g/100cm3H2O。江西沙特SABIC POM树脂
POM被广大用于制造各种滑动、转动机械零件,做各种齿轮、杠杆、滑轮、链轮,特别适宜做轴承,热水阀门、精密计量阀、输送机的链环和辊子、流量计、汽车内外部把手、曲柄等车窗转动机械,油泵轴承座和叶轮燃气开关阀、电子开关零件、紧固体、接线柱镜面罩、电风扇零件、加热板、仪表钮;录音录像带的轴承;各种管道和农业喷灌系统以及阀门、喷头、水龙头、洗浴盆零件;开关键盘、按钮、音像带卷轴;温控定时器;动力工具,庭园整理工具零件;另外可作为冲浪板、帆船及各种雪撬零件,手表微型齿轮、体育用设备的框架辅件和背包用各种环扣、紧固件、打火机、拉链、扣环;医疗器械中的心脏起博器;人造心脏瓣膜、顶椎、假肢等。江西沙特SABIC POM树脂
苏州盛禧塑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贸易型类企业,积极探索行业发展,努力实现产品创新。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以诚信务实的创业精神、专业的管理团队、踏实的职工队伍,努力为广大用户提供***的产品。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己任;以顾客永远满意为标准;以保持行业优先为目标,提供***的EMA,EAA,POM,PA66。盛禧塑化科技将以真诚的服务、创新的理念、***的产品,为彼此赢得全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