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清航科开放6条全自动切割产线,支持从8英寸化合物半导体到12英寸逻辑晶圆的来料加工。云端订单系统实时追踪进度,平均交货周期48小时,良率承诺99.2%。先进封装RDL层切割易引发铜箔撕裂。中清航科应用超快飞秒激光(脉宽400fs)配合氦气保护,在铜-硅界面形成纳米级熔融区,剥离强度提升5倍。中清航科搭建全球较早切割工艺共享平台,收录3000+材料参数组合。客户输入晶圆类型/厚度/目标良率,自动生成比较好参数包,工艺开发周期缩短90%。
在晶圆切割的边缘检测精度提升上,中清航科创新采用双摄像头立体视觉技术。通过两个高分辨率工业相机从不同角度采集晶圆边缘图像,经三维重建算法精确计算边缘位置,即使晶圆存在微小翘曲,也能确保切割路径的精确定位,边缘检测误差控制在 1μm 以内,大幅提升切割良率。为适应半导体工厂的能源管理需求,中清航科的切割设备配备能源监控与分析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等能源参数,生成能耗分析报表,识别能源浪费点并提供优化建议。同时支持峰谷用电策略,可根据工厂电价时段自动调整运行计划,降低能源支出。舟山半导体晶圆切割企业中清航科推出切割工艺保险服务,承保因切割导致的晶圆损失。
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区域化布局趋势,中清航科建立了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地区的本地化服务网络。其 7×24 小时在线技术支持团队,可通过远程诊断系统快速定位设备故障,配合就近备件仓库,将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控制在 4 小时以内,确保客户生产线的连续稳定运行。绿色制造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共识,中清航科在晶圆切割设备的设计中融入多项节能技术。其研发的变频激光电源,能源转换效率达到 92%,较传统设备降低 30% 的能耗;同时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水资源回收率达 95% 以上,帮助客户实现环保指标与生产成本的双重优化。
中清航科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技术:在PDMS基板上直写三维微流道(最小宽度15μm),切割精度达±0.25μm,替代传统光刻工艺,开发成本降低80%。中清航科推出“切割即服务”(DaaS):客户按实际切割面积付费($0.35/英寸),包含设备/耗材/维护全包。初始投入降低90%,产能弹性伸缩±50%,适配订单波动。中清航科共聚焦激光测距系统实时监测切割深度(分辨率0.1μm),闭环控制切入量。将150μm晶圆切割深度误差压缩至±2μm,背面研磨时间减少40%。
面对高温高湿等恶劣生产环境,中清航科对晶圆切割设备进行了特殊环境适应性改造。设备电气系统采用三防设计(防潮湿、防霉菌、防盐雾),机械结构采用耐腐蚀材料,可在温度 30-40℃、湿度 60-85% 的环境下稳定运行,特别适用于热带地区半导体工厂及特殊工业场景。晶圆切割的刀具损耗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中清航科开发的刀具寿命预测系统,通过振动传感器与 AI 算法实时监测刀具磨损状态,提前 2 小时预警刀具更换需求,并自动推送比较好的更换时间窗口,避免因刀具突然失效导致的产品报废,使刀具消耗成本降低 25%。中清航科晶圆切割代工获ISO 9001认证,月产能达50万片。泰州碳化硅晶圆切割划片厂
中清航科切割道检测仪实时反馈数据,动态调整切割参数。温州碳化硅线晶圆切割测试
面向磁传感器制造,中清航科开发超导磁悬浮切割台。晶圆在强磁场(0.5T)下悬浮,消除机械接触应力,切割后磁畴结构畸变率<0.3%,灵敏度波动控制在±0.5%。中清航科电化学回收装置从切割废水中提取金/铜/锡等金属,纯度达99.95%。单条产线年回收贵金属价值超$80万,回收水符合SEMI F78标准,实现零废液排放。针对HJT电池脆弱电极层,中清航科采用热激光控制技术(LCT)。红外激光精确加热切割区至200℃,降低材料脆性,电池效率损失<0.1%,碎片率控制在0.2%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