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牢度 染色织物的摩擦分为干摩擦及湿摩擦牢度两种。前者是用于白布摩擦织物,看白布的沾色的情况,后者用含水100%的白布摩擦染色织物,看白布沾色的情况。湿摩擦是由外力摩擦和水的作用而引起,其湿摩擦牢度一般低于干摩擦牢度。织物的摩擦牢度主要取决于浮色的多少、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和染料渗透的均匀度。如果染料与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则它的摩擦牢度就较高。染色时所用染料浓度常常影响摩擦牢度,染色浓度高,容易造成浮色,则摩擦牢度低。摩擦牢度由“沾色灰色样卡”依五级九档制比较评级,一级较差,五级较好。植物染料染出的织物,带着自然的气息和独特的色泽韵味。安徽分散染料联系电话
其它类型染料:除上述染料外,在常用的其它类型染料中,也由于其染料中使用了某些芳香胺中间体而成为禁用染料。如硫化类染料中的硫化黄棕5G(C.I.硫化棕10,53055)、硫化黄棕6G(C.I.硫化橙1,53050)、硫化淡黄GC(C.I.硫化黄2,53120)、硫化还原黑CLG(C.I硫化黑6)以及硫化草绿ZG、硫化墨绿GH等拼混硫化染料。在涂料色浆中,因采用含偶氮染料结构为固体制造的染料也受到禁用。包括永固橙G(C.I.颜料橙13,21110)、8205染料金黄FGRN、6103染料金黄FG以及8111染料大红FFG等。安徽分散染料联系电话染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衣物、家具和汽车内饰等。
染料的概念:染料,作为能够赋予纤维材料绚丽色泽的有色有机化合物,并非涵盖所有有色有机物。要成为染料,必须满足四个关键条件。染料必须具备染色能力,能够染出一定浓度的颜色,且染色提升率需达到一定标准。染色能力:染料必须具备与纺织材料结合的能力,这种结合力表现为染料与纺织材料的亲和力或直接性,确保染色过程能够有效进行。溶解性:染料必须能够直接溶解在水中,或者通过化学作用在水中溶解。染色牢度:染色牢度指的是染色后,纺织材料上的颜色需要具备一定的耐久性,不易褪色或变色。
直接染料:直接染料是一种能够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加热煮沸而无需媒染剂即可染色的染料。它通过与棉纤维之间的氢键和范德华力进行结合,普遍应用于纤维、丝绸、棉纺、皮革等行业,同时也在造纸等行业有所应用。根据其结构,直接染料可进一步分为偶氮、二苯乙烯等类型。这些染料分子中通常含有磺酸基(-SO3H)或羧基(-COOH)等水溶性基团,且分子结构呈直线型排列。由于芳环结构处于同一平面,使得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具有明显的亲和力。在中性介质中,只需将染料溶解于水,便可轻松进行染色。土耳其红染料工艺复杂,需经多次发酵和橄榄油处理。
色基与色酚:不溶性偶氮染料所用的色基中有许多品种本身为MAK(Ⅲ)A1(MAK意为较大的工作场所浓度)及A2组的致病或怀疑致病的芳香胺,理应受到禁用。德国首批公布的禁用色基共5只,疏漏了1只色基。通过有害芳香胺合成的色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9种。除此之外,还有含同分异构体为有害芳香胺的色基,例如:橙色基GC(C.I.色基2)及黄色基GC(C.I.色基44)分别为间一氯苯胺和邻氯苯胺,是致病芳香胺对氯苯胺的同分异构体。其它几种禁用色基:红色基TR(C.I.冰染色基11)、大红色基G(C.I.染色基12)、蓝色基B(C.I.冰染色基48)、深蓝色基R(C.I.冰染色基113)和枣红色基GBC(C.I.冰染色基4)等。氧化显色基列入德国禁用染料的只有1种,为C.I.显色基14,或C.I.氧化色基20(76035),即2,4一二氨基甲苯。涉及到的急性毒性染料是C.I.显色基20、C.I.显色基24和C.I.显色基41。媒染剂能增强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提高染色牢度。安徽分散染料联系电话
染料的价格因原材料、生产工艺和市场需求而异。安徽分散染料联系电话
有机染料的发展史:1856年年只18岁的英国化学家Perkin发现头一种合成染料--苯胺紫,使有机化学分出了一门新学科----染料化学。由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天然染料在数量上、质量上远不能满足需要,加上煤焦油中发现了有机芳香族化合物,提供了合成染料所需的各种原料,同时四价碳(1858)和苯结构(1856)的理论模型的确立,使人们能够有计划地进行有机合成,上述几个契机促成了现代染料工业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Pattee和Stephen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展到化学过程,开创了活性染料的合成应用时期。安徽分散染料联系电话